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八)

来源:时间:2018-11-10 18:11:23责任编辑:liujunxia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八)

知识点四十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一、范例教学模式

1.代表人物:德国的 M•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

2.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一般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在进行迁移整合。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

3.范例教学的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

(1)范例性阐明“个”的阶段,用典型事实和现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2)范例性地阐明“类型”、“类”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3)范例性地理解规律性的阶段,通过对“个”和“类”的分析、认识,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为对普遍规律性的规律的认识;

(4)范例性地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

1.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又叫“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而定(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2.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三、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1.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2.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环节: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四、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2.教学环节: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新学习内容—知识的整合协调—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五、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

2.模式: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质量。

六、程序教学模式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2.模式: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使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

3.分类:即直线式的程序和分支式的程序

(1)直线式程序,是美国斯金纳首创的。是把学习材料由浅人深地直线地编排,并把这些学习材料分成许多连续的步子,然后呈现给学生。在呈现每一个步子时,要求学生进行构答反应。如果答对了,机器就呈现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进到下一步。每个学生都要按照机器规定的顺序学习,不能随意跳越任何步子。

其特点包括:①小步骤进行;②呈现明显的反应;③及时反馈;④自定步调学习

(2)分支式程序,是美国克洛德创立的。它采取多重选择反应,以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

学生在阅读一个单元教材之后,立即对他进行测验。测验题下有几个正、误的选择答案,让学生选择。如果选对了,就引进新的内容继续学习下去;如果选错了,便引向一个适宜的单元,再继续学下去,或者回到先前的单元,再学习一遍,然后再引进新内容的学习。

分支式程序通过学生的选择,走向不同的支线,以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选择完全正确的学生,一直沿主支前进,学习进度就快;选择不正确的学生,走向错误的分支,或进入亚分支,待复习这部分基本知识之后,才能回到主支继续学习下去,他们的学习速度比较慢。

七、发现教学模式

1.理论背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模式: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强调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

3.教学环节:

(1)问题情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逐渐缩小观察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2)假设——检验

让学生提出假说,并加以验证,得出概括性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以形成假说,而后通过思考讨论,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检验和修正,直至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进行反思和概括。

(3)整合与应用

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纳入到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运用新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迁移。

八、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2.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着眼于教学的长期、间接的效果、倾向、变化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3.教学的基本程序: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要特别注意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九、暗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1.代表人物: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

2.模式: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3.其理论依据的要点有:(1)环境是暗示住处的重要而广泛的发源地;(2)人的可暗示性;(3)人脑活动的整体观;(4)创造力的假消极状态易增强记忆,扩大知识,发展智力;(5)充分的自我发展,是人根本的固有需要之一;(6)不愉快的事情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抵制。

十、纲要信号法

1.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

2.此法的是:“纲要信号”。

3.此法的运用过程是:首先由教师按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获得有关知识的整体印象,然后出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加以概括。接着把小型“纲要信号”图表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进行消化,并要求将图表贴在各自专门的手册上,以便复习之用,同时把课上使用的大型图表贴在教室墙上、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提问、复习巩固。学生回家后要按教科书和“纲要信号”图表进行复习。

在第二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练习本上画出前节课的“纲要信号”图表,并按图表回答问题。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公式、规则、定理或原理,即使差生也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重点例题点拨

1.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若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一种利用联想、情景、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C )

A.纲要信号教学法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